10月30日出版的最新一期《科学》(Science)杂志,刊登了Yevgenia Nusinovich的一篇书评,文章以“文化冲击”(Culture Shock)为题,点评了2015年雨果奖获奖作品《三体》(The three-body problem)。《科学》杂志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,除刊载学术成果外,书评栏目多推荐科幻科普作品。
与此同时,《自然》杂志的子刊《自然物理学》(Nature Physics)在2015年11月号上也刊登了一篇《三体》的书评。作者Nicky Dean在文章中介绍了《三体Ⅰ》的故事梗概,并总结小说核心主题之一为:作为科学家,我们很少将世界当作信念的产物。相反,我们认为它独立于我们的研究,是客观存在的。在研究的开端,我们抱着能够发现深层意义的希望,但仍在围绕这个世界的表面做研究。但是当这些既定事实突然遭到质疑时,我们该如何应对?当我们被迫将科学仅仅当作教条时,我们会做什么?
以下是《科学》杂志所发《三体》书评的内容:
《三体》是一本非同寻常的科幻小说,全书开篇就描绘了中国1960年代“文革”的街头暴力场景,寥寥几笔,作者便带我们移步至郊外的一处公众集会,一位科学家(译者注:叶哲泰)因拒绝放弃他所坚持的学说、拒绝向红卫兵磕头而被拳打脚踢、辱骂不止。这样一个没有英雄也没有希望的黑暗时期不禁让人想起了《悲惨世界》。但相比之下,《三体》少了一份绝望感,也并没有那么理想化,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未来主义与硬科学、现世问题交织在一起,让人拍案叫绝。
乍一看,本书是以一些没有关联的片段拼凑而成。一部分情节以1960年代“文革”为背景,另一些发生在当代中国,还有一些则是置身于一款名为“三体”的电子游戏中,在这个极度仿真的游戏里,昼长、气温总是毫无根据地随意变换,时而烈日中天,时而天寒地冻,而玩家们则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存活。作者塑造了几个鲜明的科学家为主角,更为可贵的是,作者还成功地通过描绘他们的一举一动,诠释了所处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。在1960年代背景下,主人翁们得时刻小心翼翼,才能避免被扣上“反动”的帽子而被下放。在现代社会中,人们所面对的处境却更加微妙,到处都有致命的威胁。
随着情节的发展,三个不同空间逐渐展现出千丝万缕的联系,读者们便止不住地猜哪些是正面角色哪些是反派,他们接下来会怎么样,但结果总是出人意料。虽然主线的发展百转千回,却不会让人觉得矫揉造作。我在看这本书时能感受到自己置身于异国他乡,目之所及的一切都是新鲜的,充满了各种可能性。这当之无愧要归功于作者非凡的创造力。但我好奇的是,深谙中国文化传统的读者会不会对这些情节更感同身受。
除了诸多的人物、历史事件、科学与基础物理知识外,还有一条常识性的主线贯穿了全书。比如,作者能很清晰地阐明书中所涉及的中国历史,所以就算普通读者看起来也毫不费力。而为情节布局的物理、数学概念也显示出作者扎实的科学基础与极强的逻辑性。我以一个生物学家的敏锐注意到,书中某处提及了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的危机,不过这个细节处理得很得当,丝毫不影响故事的流畅性。
刘宇昆先生在翻译此书的时候巧妙地穿插了脚注,所以即便对中国历史知之甚少的读者也能理清思路。不仅书中的基本内容译得相当贴切,刘先生还非常自然地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中国文化的全貌,对此深表感谢。
总之,这本小说能够一饱科幻小说爱好者的口福,当然也吊足了物理、数学及历史等爱好者的胃口。一看完这本书,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看三部曲后两本。《三体》 让全世界的读者都领略到中国科幻小说的水平,能获雨果奖,当之无愧。